首页 资讯 正文

沙鸥翔集、锦鲤漫游:这处工业岸线变身生态长廊

体育正文 153 0

沙鸥翔集、锦鲤漫游:这处工业岸线变身生态长廊

沙鸥翔集、锦鲤漫游:这处工业岸线变身生态长廊

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李先宏(lǐxiānhóng) 通讯员王冲 沙鸥翔集,锦鲤(jǐnlǐ)漫游,绿树成荫。青山(qīngshān)武惠堤湿地公园,这是中韩石化退休员工吕化春每天早晚必去漫步的风景。 “以前,我都是到江滩散步,现在家门口也有了好去处。”6月3日,清晨,站在武惠堤湿地公园观景平台(píngtái)上,指着对面水天一色的(de)天兴洲,吕化春脸上(liǎnshàng)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 武惠堤湿地(shīdì)公园沿江而建,是一条生态长廊。它不仅保留了原有的(de)自然滩涂风貌,还规划种植了20余种(yúzhǒng)湿地植物。漫步其间,既能感受江风拂面的惬意,又能近距离观察江豚嬉戏、沙鸥盘旋的生动场景。 过去,这里是(shì)机器轰鸣的工业(gōngyè)岸线。践行长江大保护,中韩石化在推进企业绿色转型(zhuǎnxíng)发展的同时,积极投身岸线生态修复工程,通过拆除炼油片区老旧管廊、回填(huítián)硬化地面、系统恢复植被等举措,让昔日这片破败(pòbài)的工业岸线,变身市民休闲观景的新地标,更成为展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。 坚持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”理念,中韩石化以“增产(zēngchǎn)减污”为目标,不仅实现(shíxiàn)了经济效益的提升,更(gèng)交出了一份亮眼的“生态答卷”—— 2024年(nián)(nián)与2019年相比(xiāngbǐ),外排废水量减少24.3%,COD(化学需氧量)下降37.1%,氨氮削减24.7%,提前完成“十四五”污染物减排目标。 实实在在的(de)环保成效,支撑长江武汉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。 走进中韩石化厂区,最直观(zhíguān)的变化莫过于水。 “这是(zhèshì)炼油片区外排污水口的(de)采样水。”中韩石化炼油公用工程部污水处理装置经理张建文,拿着一个玻璃器皿迎着阳光微微晃动,瓶里(pínglǐ)的水样清澈见底。 十几年前可不是这般景象。张建文还记得,那时(nàshí)的外排污水处理达标(dábiāo)后就直接排放,水质不仅浑浊,而且现场异味较大。 如今,每一滴(yīdī)废水都要经过“精打细算”,通过采用(cǎiyòng)反硝化工艺、生物滤池等新技术(jìshù),让炼油片区外排废水COD从60毫克/升降至30毫克/升以下,水质达到超洁净排放标准。 同时,中韩石化完善中水回用(yòng)管网、实施雨水回收和装置内废水循环利用,企业达标废水回用率从2019年(nián)的11%跃升(yuèshēng)至50%以上,每年回用达标废水280万吨。 “以前是被动应对超标,现在(xiànzài)是主动预防污染。”中韩石化化工公用工程部污水装置工艺工程师郑雄刚(zhèngxiónggāng)介绍(jièshào),化工片区新投用的智慧污水管控系统,通过深度挖掘来水水量、水质特征与(yǔ)处理单元运行参数的关联性,量化评估其对出水指标(zhǐbiāo)的影响,对重点出水指标进行前瞻性分析,有效提升污水处理系统风险预判与主动防控能力。 郑雄刚说:“这就像给污水处理装置(zhuāngzhì)装上了(le)智慧大脑,让生产过程更智能、精准,大幅提升了污水处理的安全性和效率。” 在长江岸边,中韩石化连续7年开展清理江边(jiāngbiān)垃圾等“长江大(dà)保护”志愿活动(huódòng),累计投放鱼苗2.3万尾。在炼油码头设立华中地区首个危化品船舶生活污水免费接收点,3年共为1164艘次社会船舶提供免费“污水上岸”服务。这种“船—港—城”一体化的污染物处置模式,成为驻鄂央企和地方政府“共抓(zhuā)长江大保护”的生动写照。“新(xīn)平江3008轮”船长由衷感叹:“以前处理生活污水要(yào)自掏腰包(zìtāoyāobāo),现在中韩石化不仅免费接收,还上门服务。” 夕阳西下,吕化春(lǚhuàchūn)又来到武惠堤散步。远处,一群沙鸥正欢快地在水面翱翔。身后,中韩石化装置区在晚霞中静静矗立(chùlì),与这片重获新生的长江岸线和谐相处,共同描绘着一幅(yīfú)绿色发展的美丽画卷。 湖北日报客户端,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,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(de)政策解读、新鲜的热点资讯、实用的便民信息(xìnxī),还推出了掌上读报、报料、学习、在线互动等(děng)系列特色功能。
沙鸥翔集、锦鲤漫游:这处工业岸线变身生态长廊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